
跨越世界電力建設之巔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02-24 13:06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銀線飛遷貫長龍,當今世界又一殊。?9月26日,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電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運。?
跨越世界電力建設之巔
【概要描述】銀線飛遷貫長龍,當今世界又一殊。?9月26日,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電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運。?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02-24 13:06
- 訪問量:0
銀線飛遷貫長龍,當今世界又一殊。
9月26日,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電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運。
自工程2016年7月主體開工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直流建設分公司以建設“精品中的精品”為理念,帶領參建人員在工程送(受)端換流站及線路示范端建設管理、屬地公司線路建設支撐服務中,創新引領,攻堅克難,解決了施工作業要素復雜、電氣設備新研發多、現場安全管控風險、工藝質量要求高等重重困難,完成了工程各個節點計劃,實現了世界高壓輸電領域的重大跨越,樹立起了世界電力發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站立在世界電力“建設之巔”。
堅持創新驅動,樹立世界電力建設新的里程碑
±1100千伏,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電壓等級;3324千米,目前世界上最遠的輸電距離;1200萬千瓦,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輸電容量。
現場建設管理團隊面臨的是更加具體的數據:80米大跨度鋼結構吊裝、618米超長GIS設備安裝、32米長穿墻套管吊裝、832噸重換流變壓器安裝……
電壓等級最高,輸電距離最遠、輸電容量最大,意味著換流變壓器、平波電抗器、穿墻套管等主設備,以及閥廳、戶內直流場等主建筑物體量更大,技術更復雜,無經驗先例可循,施工難度前所未有?!啊?1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施工較以往±800千伏直流工程而言,不是簡單的物理電壓數字變大,而是施工技術復雜程度的幾何級倍數增加,復雜挑戰程度異常之高,涉及作業之廣,安全風險管控難度遠遠超過以前?!眹W直流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丁永福介紹。
將世界上最先進的換流站由藍圖變為現實,唯有創新,才能攻堅克難,實現目標。作為特高壓和創新直流工程建設的專業管理公司,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建設運營重要保障者,一直以來,國網直流公司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建成國內首個±660千伏工程,首個±800千伏試驗示范特高壓直流工程,首次將換流容量提升到800萬千瓦、1000萬千瓦的特高壓直流工程,建設新一代柔性直流工程。面對昌吉、古泉換流站及線路示范段建設管理建設的新挑戰,國網直流公司黨委將創新貫穿工程建設全過程,工程開工前,針對工程建設將遇到的其他施工考驗,分門別類成立7個專業技術組,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共同“會診”施工難題;利用遠程交流討論、專題技術例會、專家定時“問診”等形式,構建現場施工難題動態聯系應急解決機制;建立工程“施工工藝創新庫”,依托勞模創新工作室大力開展現場創新。
2019年9月,古泉換流站最后的調試工作有序實施,輸變電工程中最復雜的控制保護系統正準確穩定運行。為了嚴控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的安裝環境,確保絕緣的可靠性和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古泉換流站施工人員提出“一次設備工廠化安裝、二次設備無塵化安裝”目標,創新應用組合式環境控制系統、金具缺陷三維掃描儀、數字力矩扳手、二次除塵間等工器具,有效解決了以往工程中施工環境難控制、金具放電難檢測、螺栓力矩難記錄、二次板卡難清潔等問題,確保了高電壓設備全部一次帶電成功,為調試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此外,該站利用組合式環境控制系統、創新應用主通流回路"十步法",實施軌道邊沿下凹設計,創新手推模具等一系列創新舉措,為工程建設找到突破口與解決問題方法,有效解決了以往工程建設中的多項難題。
2019年10月,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期間,昌吉換流站已投運,其以鮮明的建設工藝成為了當地的新地標。走進該站直流場,宛如步入一個大體積的方形“鳥巢”,其軸線長度115米,跨度61.60米,檐口高度42米,屋脊高度44米,系直流工程首次將戶外直流場設計規劃成戶內直流場。為保證帶電設備安全帶電距離和正常運行環境,國網直流公司業主項目部帶領參建單位創新施工方案,最終采用單層大跨度、大高度空間結構建筑物全鋼結構體系的立體管桁架方案,施工也再次創下了作業面積范圍和鋼結構重量的新紀錄,體現了安全可靠、經濟合理、造型美觀、節省建筑空間的優勢。這只是昌吉換流站創新工作的成果之一,換流變壓器高真空三級濾油系統、新型安全防護沖孔板、金具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等20余項創新成果并全部在現場應用。
昌吉、古泉換流站首次應用“互聯網+”智慧工地系統進行建設管理,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方式,實現對作業環境的動態感知和智能監控,實現了換流站建設由傳統管理向智慧型、智能型轉變。
打造“精品中的精品”,樹立電力行業國際標桿
墨西哥當地時間10月1日,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A)舉行了以“將可持續發展納入項目管理”為主題的第31屆全球大會。由國網直流公司負責建設管理的±1100千伏古泉換流站工程在評選中榮獲“國際項目卓越管理獎銀獎”。這是電網工程首次在這一國際舞臺評選中亮相并獲獎。
走進古泉換流站,建筑物整潔美觀的工藝,弧度劃一排列的設備,筆直的站內道路,顏色格調和諧的各種建筑,正是參建人員精細打造的大美“匠心之作”。
“要將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成精品中的精品工程,在安全、質量管理,工藝水平全方位實現提升?!惫こ探ㄔO之初,國網直流公司黨委作出決策。國網直流公司昌吉、古泉業主項目部在建設過程中把安全、質量管控的精益化、精細化做到了極致。該公司統籌安排人員、設備、物資、資源調配,創新管理方式,從優化內部工作結構入手,以工序管控為單元組成,構建土建、電氣、鋼結構、調相機、安全、資料等十大專業小組。施工過程中,該公司以深化標準工藝應用為切入點,采取“策劃先行、過程創優、一次成優”,提升每一項施工內容工藝“含金量”,嚴格施工過程管控,確保質量“零瑕疵”。對核心作業工序,該公司從方案撰寫編寫、交底培訓和施工組織,納入“6S”管理方法,從制度上把好質量提升關;形成土建施工40項、電氣安裝30項關鍵數據指標體系,以量化評價手段促進提升實體質量。
昌吉、古泉換流站實現沉降零超標、回路零發熱、金具零放電、接線零差錯、軟件零誤報,一次通過耐壓試驗,一次帶電成功,先后獲得62項質量獎項、技術專利及科技進步獎。建管線路標段跨越110千伏及以上線路32次,跨越鐵路和高速公路9次,無一例安全事故發生。
深化黨建引領,“黨建+”在工程現場全面落地
2018年8月,古泉換流站高端換流變集中到貨卸裝,必須在一個月內完成。適值炎熱夏季,酷暑炙熱難耐,國網直流公司臨時黨支部黨員劃責任、作表率,32名黨員帶頭參與裝卸活動。黨員“幫帶”,群眾參與,在短短25天內克服天氣炎熱和轉運頻次高、交通協調難等難題,完成了全部任務。
2017年7月,昌吉換流站臨時黨支部共產黨員安全質量攻堅隊在執行大跨度鋼結構吊裝重點任務中,帶頭組織方案編制、論證,并對現場施工進行全過程監督指導,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在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建設中,國網直流公司黨委以工程現場臨時黨支部為載體全面開展“黨建+”活動,深化共產黨員服務隊建設。古泉臨時黨支部先后組織各參建單位成立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創建8個黨員責任區,14個黨員示范崗;昌吉臨時黨支部在主要施工作業面設立“黨員責任區”8個,“黨員示范崗”17個,在工程收尾階段專門成立創優黨員責任區及示范崗,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建引領新成果促進工程建設新成效,有效推動工程建設。
戈壁灘上,夏季地表溫度70多攝氏度,冬季達到零下40攝氏度,四季常有大風、沙塵暴等極端惡劣的氣候條件。遠離家鄉親人,工作“連軸轉”、作息“白加黑”、現場宿舍“兩點線”,昌吉換流站臨時黨支部副書記姚斌一待就是四年。古泉換流站地處皖南地區,每年雨季長,給現場施工造成困難。業主項目部經理劉寶宏每天要到現場各個作業點察看,重要工序時堅守現場,嚴格把關,盯著細節施工,對每個施工方案事必躬親,細細“過濾”,不放過任何一個風險“盲點”。
作為工程負責人,姚斌帶領一線黨員聚焦急難險重任務,始終沖鋒在工程建設主戰場、施工建設第一線。臨時黨支部把工程現場職工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放在重要位置,在現場組織文體活動、職工慰問,開辦工地夜校,在安全交底的基礎上,對作業人員進行更全面、更豐富的再培訓、再指導;組織參建隊伍參加當地重點工程勞動競賽,極大調動參建人員的建設熱情,凝聚參建隊伍合力,推進工程建設。
如今,一條巨龍穿過荒漠戈壁,將源源不斷的電流送往華東。國網直流公司將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維護好這條能源大通道,為“三型兩網”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建設貢獻力量。
(來源:國家電網雜志)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黔供人百尺竿頭,放眼未來,定位高起點,投身于建安隊伍行列,以黔供人獨有的超前思想觀念、精湛的施工技術和誠實守信的態度期待與社會各界人士合作。
聯系方式
地址: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紅巖村致富路
聯系電話:0851-85630227
郵箱:gzqgdl@163.com